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市民也想出了一些省錢之道

时间:2025-04-27 23:49:30来源:

精打細算“,下市菜籃子”裏也能省出錢來

 

  據國家統計局雅安調查隊消費價格調查顯示: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民打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呈現“七漲一降”。理钱居住、绝招食品、下市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民打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理钱煙酒、绝招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市交通和通信分別上漲15.2%、民打11.6%、理钱5.6%、绝招2.3%、下市1.1%、民打0.5%、理钱0.3%,衣著類下降9.4%。

  在這種格局下,市民的理財投資也呈現出三大特點:儲蓄仍是市民理財首選;黃金白銀和短期理財產品受青睞;專門投資藝術品金融化產品等領域的新興投資群體露出“尖尖角”。

  在生活中,市民也想出了一些省錢之道。針對他們各自的年齡特點,業內人士提出了一些理財建議,分散投資才是理性的理財之道。

  單身男士

  開車也有“省錢經”

  2009年,參加工作不久的李先生買了輛汽車,到現在他還記得提車那天的油價是5.8元/升。時隔三年,93號汽油已在不知不覺中漲到了7.55元/升。看著這噌噌上漲的油價,李先生四處向老駕駛員們打聽開車時的省油之道,並逐一進行實驗。“沒想到還真有點效果。以前一箱油可開350公裏,現在經常衝到380公裏了。

  加油有什麽省錢之道?

  李先生說,因為加油是按體積計算,而溫度低時汽油密度高,加同樣體積的汽油質量更重。所以,一般他會選擇清晨或晚上去加油站。

  “而如果隻是在市區跑,那麽一次性加油時最好不要加滿。首先,汽油是會揮發的,加滿了油要很長時間才能用完。在這段時間裏,汽油肯定會有一些揮發;第二,加滿油後,車子的重量就重了,你每天要多帶著幾十斤的重量跑,當然就會費油些。”李先生表示,不過如果跑長途,最好還是將油加滿,因為加進新鮮的油跑起來會有力一些。而且汽油還沒有揮發,自然也會省油一些。

  在行車過程中,李先生也總結了一些竅門。

  “行車中切忌猛刹車、猛起步。如果猛踩油門,見空位置就搶,油耗都會大大增加,而且事實上也快不了多少。”李先生總結道, 如果在高速上行駛,打開空調關閉窗戶反而比開著窗戶不開空調更省油,因為車窗打開會使車體的風阻力增大,油耗必然上升。在夏天的時候,距離停車地1公裏時,可關閉空調,因為這麽短的時間裏,車內溫度不會馬上就升上來,當然也就省了油。

  “除了開車這點省錢經,別的還真沒有,打算買點投資理財產品吧。”李先生說,他現在單身,不過準備明年把自己“推銷”出去。所以,他打算去做一些投資,讓生活更寬裕一些。

  專家建議:年輕人多在適婚年齡,除了汽車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消費品。建議投資者堅持實用主義理財投資,增加風險投資,將50%的節餘資金用於風險投資(股票及股票基金),獲取更高的收益。另外,在結婚後建議年輕人采用每月定期存款或定期定投基金的方式,為子女教育基金做好儲蓄準備。

  一家三口

  生活著實“緊巴巴”

  37歲的何女士開了一個小茶館,每個月收入不固定。她的先生在市內某單位工作。目前,何女士一家三口的開銷比以往多了許多。

  “現在競爭激烈,別家的孩子不是上藝術培訓班,就是上英語、奧數培訓班,都是錢堆出來的。CPI一漲,培訓班的價格也跟著漲。我的兒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鋼琴,已經學了兩年了,剛開始是每小時七十元,現在已經漲到每小時九十元了,這還是熟人開的友情價。”何女士說,每月花在小孩身上的錢要上千元。

  “前兩年我和先生、兒子出去旅遊,都是雙飛,今年我們打算坐火車。一來機票票價和燃油費都漲了;二來坐火車也有坐火車的樂趣。”為了讓孩子增長見識,何女士每年都會帶兒子出去旅遊。

  何女士和老公都認為現在錢放在銀行裏麵越存越少,還不如搞投資,把死錢變活,於是拿出了50%的儲蓄炒股。此外,何女士定投了一隻股票型基金,每月500元,平均收益率在10%左右。

  何女士和老公目前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一家人未來的保障。老公想給孩子上個重疾險,大人有醫療保險就夠了。而何女士覺得兩個大人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因此想再給自己和老公購買點意外險和重疾險。

  專家建議:何女士家庭財務現況略顯不良,高風險投資比例過高,隨著小孩成長,未來支出也呈上升趨勢,建議何女士家將股票逢高減倉,逐步減少直至退出。退出的這部分資金加上已有存款可以用於購買能夠分紅的年金產品,不僅可以應對“養老退休金”的規劃,還可以補充“子女教育金”的籌備。

  老年夫妻

  菜籃子裏“摳”出錢來

  在市區城後路,記者采訪了已經退休的張大媽。張大媽是蘆山縣某行政單位退休人員,一個兒子結婚後自己獨立生活。退休後張大媽和老伴兒兩人的工資約在4000元左右。

  張大媽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化尤為敏感。說起上漲的CPI,張大媽第一感受就是生活開支多了。

  對於如何省錢,老人也有自己的辦法。現在他們家也在實行“少葷多素”計劃,豬肉貴了,就改吃雞、鴨肉,多買些蔬菜吃。買菜方麵,她到市場就多走幾圈,貨比三家後總能看到最便宜的。對於剛上市的時令菜不急於買,等過些日子便宜了再買回家吃。“等到晚上菜市場菜販急著收攤的時候,買的菜就更便宜。”

  而家住市區的文大爺,則在單位的花園裏開辟了一塊小菜地。“外麵的菜不僅貴,而且還擔心農藥殘留。”

  在文大爺的菜地裏,有絲瓜、茄子、辣椒、番茄、黃瓜,還有一些小蔥。除了冬季,他們幾乎都吃自己種的蔬菜,有時候吃不了還會送一些給鄰居。

  專家建議: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日常生活及生病住院等開支會逐漸增多,風險承受能力也越來越弱,所以,晚年時期的理財應把資產安全放在首位。按照一般規律來看,CPI大漲,加息預期會增強。對於不想承擔投資風險堅持存款的人特別是老年人來說,錢放在銀行裏,同樣也可以增值,而且方法比較簡單,那就是,把存款期限縮短,到銀行辦理以三個月為周期的自動轉存。這樣,一旦央行在三個月之內加息,就能分享到加息帶來的收益。

  實習生孟捷記者 熊蕊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