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民政部網站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推务体鼓勵社區內或周邊單位向社區居民開放內部食堂、进新浴室、型社系文體和科教設施,区服支持駐社區單位和社區居民開展鄰裏互助等群眾性自我服務活動。民政文體和科教設施共享,文推务体我市早已有之,进新而食堂、型社系浴室開放尚需時日。区服 相關設施提前共享 《意見》指出,民政鼓勵社區或周邊單位向社區居民開放內部食堂、文推务体浴室、进新文體和科教設施。型社系 雨城區民政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区服市區範圍內,場地、文體和科教設施開放方麵已經取得很好的成效,例如,學校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後,市民健身將增加很多“標準場地”。 開放浴室沒必要 針對“社區內或周邊單位向社區居民開放內部浴室”,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社區。 “駐社區的單位比較少,現在居民自家都有浴室,即使駐社區單位有浴室開放的話,居民估計也不會去。”市區西城街道辦事處西大街社區工作人員如是說。 開放食堂有顧慮 對於開放單位食堂,雨城區民政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要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開放食堂,方便社區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解決就餐問題。 盡管社區周邊單位對開放操場、圖書館、禮堂等設施比較支持,但在開放食堂方麵仍有顧慮。四川農業大學一工作人員表示,學校食堂要保障數萬名學生就餐,食品安全問題擺在第一位,對外開放後,管理方麵有困難。“如果開放的話,應該隻是餐館性質的食堂。”該工作人員說。 《意見》要求,要充分挖掘社區資源,鼓勵開設具有一定規模的社區居民食堂或就餐點,為社區居民提供衛生方便的就餐送餐服務。雨城區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通過社會化、半市場化手段解決社區居民,特別是“一老一小”就餐問題,將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記者 黃啟源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