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银十乘聯會發布了最新一期銷量數據,市场10月,销量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量為184.0萬輛,未达同比增長7.3%,预期環比下降了4.3%,乘联這是称会引自2013年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首次出現“金九銀十”環比下降的拉调特征。1-10月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已達到1671.6萬輛,价不价潮同比累計增長3.0%,发降呈現相對良好的银十增長態勢。
市場整體較為低迷,市场“金九銀十”未出現
乘聯會數據顯示,销量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達到184.0萬輛,未达同比增長7.3%。预期但10月零售的環比走勢異於往年,乘聯會分析表示,2013年以來,乘用車市場十月份的表現都好於九月份,而今年10月乘用車零售相比9月下降了4.3%,呈現10月弱於9月的一個異常走勢特征。
(資料圖)
具體來看,10月全國常規乘用車(不含新能源車)零售128萬輛,同比下降8%,逆轉了今年6-9月同比增長6%的正增長態勢。1-10月的常規燃油車市場零售1228萬輛,同比下降13%。
根據乘聯會分析,10月疫情的反彈或許是造成銷量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10月在全國有27個省報告確診病例8,241例,較9月的28個省5,516例的總量稍有增大,同期無症狀病例也稍有回升。且此輪疫情擴散集中在河南、廣東、內蒙、福建等汽車消費大省,因此環比增速稍慢。疫情對整體車市擾動仍需關注。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與汽車廠家溝通來看,10月環比走勢異於往年的主要原因是10月國內出現了比較嚴峻的市場環境變化,比如部分地區因疫情出現了經銷商閉店、線下車展難以有效展開的情況,這些都導致了車市呈現相對低迷的狀態。
自主品牌逆勢看漲,新能源車型市場持續升溫
10月自主品牌零售94萬輛,同比增長22%,環比增5%。10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51.5%,同比增長6.0 個百分點;1-10月累計份額52%,相對於2021年同期增長11.4個百分點。
具體廠商來看,比亞迪依舊以20.6萬輛的零售銷量成績,斬獲單一廠商銷量冠軍。更值得關注的是,吉利汽車也憑13.4萬輛的成績,以微弱劣勢排在一汽大眾身後收獲季軍;長安汽車本月表現也很亮眼,憑12.4萬輛排在第四名。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10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55.6萬輛,同比增長75.2%,環比降9.0%。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63%,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52.9%。雖然跟隨大趨勢總量上環比下降明顯,但從份額上來說,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仍在持續擠壓合資品牌車型的空間。
出口方麵也在推動自主品牌銷量持續走高,中國製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完善,市場前景向好。其中,上汽、東風、比亞迪等企業表現較強。
新能源市場不存在降價潮條件
在10月末降低了部分車型的售價後,近日特斯拉方麵又推出了新的保險補貼方案,購車成本可降低8000元。受此影響新能源市場會不會迎來一輪降價潮?
對此,崔東樹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場走勢一直保持看漲,部分商家采取一定的優惠活動,主要是受疫情管控,客流大幅減少所致。這類促銷行為符合市場規律,不會蔓延開。
此外,新能源購置補貼結束是特斯拉降價的直接原因。2022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而特斯來的交易規則是以實際交付時的價格進行多退少補的。以特斯拉Model3後驅版為例,在此次調價之前售價約為27.7萬元。而根據2022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私人購買的補貼金額為11,088元,計算後得出補貼後的售價26.59萬元。也就是說,在明年1月1日前交付的車輛均能以26.59萬成交。
若特斯拉不降價的話,明年1月1日起,購買特斯拉Model3成交價不含補貼,需支出27.7萬,比此前多花一萬多塊。而此次降價後,Model 3為26.59萬,與此前參與了補貼的購車成本基本持平。
據此推斷,年末或許會有部分車企會推出一些優惠政策以抵消補貼退坡所帶來的影響,即便降價也是為了維持與現在持平的購車成本。
中國乘用車碳達峰基本實現,汽車普及仍存巨大空間
根據汽車保有量發展趨勢和新能源增長態勢看,乘用車的總體汽油消費已經跨越峰值,未來逐步下降。由於乘用車基本是汽油車,柴油車基本退出,新能源電動車增長迅猛,今年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將達到28%。在公共領域啟動全麵電動化的政策推動下,出租、網約、公商務集團用車等高頻使用的出行交通工具全麵轉向電動化,私車市場家庭增購電動車代步出行的浪潮興起,加之高油價抑製出行用車的壓力,推動汽油消費持續下降。因此判斷乘用車碳達峰已經實現。
在國家新能源鼓勵政策驅動下的中國汽車交通領域碳達峰或已經勝利在望。
近日中國統計年鑒2022發布,數據顯示,到2021年年底,中國千人擁有汽車駕駛員是315人,同比2020年底提升19人;千人汽車保有量是209輛,同比2020年底提升16輛;千人乘用車保有量是183輛,同比2020年底提升13輛,總體都表現出較強的增長態勢。
以北京為例,北京的家用汽車保有量達到59輛。雖然北京的公務用車和出租網約車數量巨大,加之北京的地鐵等公交體係相對完善,既然北京都能實現百戶59輛的水平,據此看其他省份在私車普及率提升上還有巨大的空間。
(文章來源:藍鯨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