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欽正在大院健身器材上鍛煉 7月27日上午9點過,袁明欽來到大院健身器材上鍛煉,部门帮助累了,倾情他又坐到“愛心亭”休息,家园欣賞周圍的提升花草。“真沒想到,颜值這個大院能變得這麽漂亮。部门帮助”看到記者正在拍照,倾情袁明欽上前打招呼,家园對大院的提升變化讚不絕口。這就是颜值雨城區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 新鋪的部门帮助瀝青路麵、新建的倾情休閑亭、新植的家园綠化帶、新安裝的提升健身器材……數著大院居住環境的變化,從外地來此走親戚的袁明欽,用“超乎想象”來形容。 曾經 地壩坑窪不平 公共區成菜園地 “我們的家園麵貌改變,是多部門傾情幫助的結果。”談及雨城區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的變化,管委會主任陳桂林感慨萬千。 陳桂林介紹,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隻有2棟樓72戶,1997年建成入住。 兩年前的一天晚上,一場大風將大院裏的綠化樹吹倒。“綠化樹被移走後,部分住戶就‘搶占’了原綠化樹所在的空地,將其開墾成菜園,種上蔬菜等,因施肥等原因,蚊蟲多、氣味重。”陳桂林說。 另外,該大院通道是水泥地麵,因進出車輛多,在車輛長期碾壓下早已坑窪不平,排汙溝蓋板也損壞不少,經常飄出臭氣。 隨著時間推移,車輛亂停亂放、雜物亂堆等越來越嚴重,髒亂差問題越來越凸顯,不少住戶意見大,也有人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受多種因素所限,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現在 地麵鋪成瀝青 菜園變成休閑區 自“雙創”工作啟動以來,許多老舊大院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得到改善,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也如此。 去年6月,經居民推舉等程序,秦正方、陳桂林、高美泉等熱心居民成為管委會成員,陳桂林擔任管委會主任。 他們及時同社區及有關部門聯係、對接,很快就製定了整治方案,並展開行動——鏟除公共區的菜園、更換排汙溝蓋板、合理規劃利用公共空間…… 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大院不僅有綠化區、安裝了健身器材、建起“愛心亭”,還重劃了停車位,進一步規範停車秩序。 一棟一單元住戶楊雅琳,在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住了10多年。她對大院麵貌改變感受很深,在她看來,大院能變得這麽漂亮,是“雙創”給大家帶來的實惠。 袁明欽是外地人,一直在北京工作,每年都要來妹妹家住一段時間。“以前大院的設施落後、衛生髒亂差;現在大院環境優美、應有盡有。”袁明欽說。 陳桂林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完善大院的基礎設施,進一步規範管理,提升住戶的幸福指數。 本報記者 彭加權
袁明欽正在大院健身器材上鍛煉
7月27日上午9點過,袁明欽來到大院健身器材上鍛煉,部门帮助累了,倾情他又坐到“愛心亭”休息,家园欣賞周圍的提升花草。“真沒想到,颜值這個大院能變得這麽漂亮。部门帮助”看到記者正在拍照,倾情袁明欽上前打招呼,家园對大院的提升變化讚不絕口。這就是颜值雨城區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
新鋪的部门帮助瀝青路麵、新建的倾情休閑亭、新植的家园綠化帶、新安裝的提升健身器材……數著大院居住環境的變化,從外地來此走親戚的袁明欽,用“超乎想象”來形容。
曾經
地壩坑窪不平
公共區成菜園地
“我們的家園麵貌改變,是多部門傾情幫助的結果。”談及雨城區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的變化,管委會主任陳桂林感慨萬千。
陳桂林介紹,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隻有2棟樓72戶,1997年建成入住。
兩年前的一天晚上,一場大風將大院裏的綠化樹吹倒。“綠化樹被移走後,部分住戶就‘搶占’了原綠化樹所在的空地,將其開墾成菜園,種上蔬菜等,因施肥等原因,蚊蟲多、氣味重。”陳桂林說。
另外,該大院通道是水泥地麵,因進出車輛多,在車輛長期碾壓下早已坑窪不平,排汙溝蓋板也損壞不少,經常飄出臭氣。
隨著時間推移,車輛亂停亂放、雜物亂堆等越來越嚴重,髒亂差問題越來越凸顯,不少住戶意見大,也有人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受多種因素所限,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現在
地麵鋪成瀝青
菜園變成休閑區
自“雙創”工作啟動以來,許多老舊大院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得到改善,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也如此。
去年6月,經居民推舉等程序,秦正方、陳桂林、高美泉等熱心居民成為管委會成員,陳桂林擔任管委會主任。
他們及時同社區及有關部門聯係、對接,很快就製定了整治方案,並展開行動——鏟除公共區的菜園、更換排汙溝蓋板、合理規劃利用公共空間……
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大院不僅有綠化區、安裝了健身器材、建起“愛心亭”,還重劃了停車位,進一步規範停車秩序。
一棟一單元住戶楊雅琳,在康藏路張家巷9號八一家園住了10多年。她對大院麵貌改變感受很深,在她看來,大院能變得這麽漂亮,是“雙創”給大家帶來的實惠。
袁明欽是外地人,一直在北京工作,每年都要來妹妹家住一段時間。“以前大院的設施落後、衛生髒亂差;現在大院環境優美、應有盡有。”袁明欽說。
陳桂林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完善大院的基礎設施,進一步規範管理,提升住戶的幸福指數。
本報記者 彭加權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