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 深耕故土搞养殖 带领乡亲同致富

时间:2025-04-27 07:37:12来源:

楊誌敏在地裏勞動

  “除了繼續帶動更多農戶通過養殖增收,下一步,大学带领還要讓沒有村集體經濟的乡创乡亲貧困村以入股的方式參與進來,養殖畜禽、业深养殖種植藥材,耕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月底的土搞同一天,“90”後大學生楊誌敏在養殖場基地裏謀劃著0后

  天全縣仁義鄉張家村是大学带领楊誌敏的家鄉,4年前,乡创乡亲剛大學畢業,业深养殖23歲的耕故楊誌敏不顧家人反對,回村當起養殖戶。土搞同如今0后這位“回鄉能人”養殖了一千多頭雅南黑豬、大学带领五千多隻雞、乡创乡亲三百多隻羊……帶動周邊貧困村、非貧困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艱辛創業致富之路

  “‘4·20’蘆山強烈地震後,我回鄉當了誌願者,那時候看到家鄉貧困落後,鄉親增收很難。”楊誌敏簡短一句話,說出了自己回鄉創業的緣由。

  “剛開始壓力很大,因為家人根本不支持我回來創業,父母親戚和朋友,都一致反對,他們覺得沒發展前途。”

  頂住壓力,楊誌敏接手一家瀕臨倒閉的養豬場,開啟了規模化飼養生態雅南黑豬的曆程。

  通往養殖場的路,是凹凸不平的山路,路旁都是鬱鬱蔥蔥的植物……

  “今年養了5000隻雞,已經賣了4000多隻,那邊還有300多隻羊,現在雅南黑豬還有1300多頭……”楊誌敏介紹。

  4年的努力,從最初的50頭豬發展到最高峰時期的2000多頭,實現養殖場運行基本穩定,吃過的苦隻有自己知道。“今年養殖雅南黑豬純收入應該是200萬元左右。”楊誌敏笑著估算說。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讓楊誌敏感到最開心的是,再過半個月左右,又可以發放雅南黑豬給鄉親們養殖了。去年9月26日,楊誌敏將30頭雅南黑豬發放給老場鄉六城村貧困戶,開始了他幫貧助困的第一次行動。

  “他把黑豬免費給我們養,我們養大了又賣給他。”六城村一貧困戶說。

  今年,楊誌敏將繼續拿出雅南黑豬給村民飼養,並以高出市場價5%的價格同養殖戶簽訂生豬回收協議。並且貧困戶隻需生豬養大出欄時才支付本錢。

  “我現在有一定能力了,可以幫助鄉親和貧困戶走養殖增收路了。”楊誌敏說。

  為更好地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楊誌敏建立養殖合作社,“在山上(養殖場)幫忙養殖的,都是貧困戶,先後已有40多個貧困戶來務工,長期務工的有6個人。”楊誌敏說。

  為了實現精準扶貧,現在合作社隻養種豬,豬仔養到兩個月大就發給農戶養,農戶養8個月再回收到合作社,統一養2個月並銷售。楊誌敏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市場,把豬肉銷售出去,保障農戶收入。

  不少當地貧困戶稱,楊誌敏回鄉辦養殖場,讓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說起以後的打算,這位質樸而略顯靦腆的90後已經有了自己的規劃:“讓沒有村集體經濟的貧困村入股,以年底分紅的形式參與進來……”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鄭雨莎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