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單位可自主確定招聘條件、放管服時間和考試考核方式,人才人允許科研人員雙向流動兼職……日前,管理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进步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活力市委組織部、放管服市委編辦、人才人市教育局、管理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进步激市財政局、活力市衛生計生委7部門聯合印發了《雅安市擴大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人事自主權十條政策》(以下簡稱《人事十條》),放管服向用人主體放權、人才人給人才鬆綁,管理全麵深化我市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进步激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力《人事十條》從公開招聘、人才流動、編製管理、崗位管理、職稱評審、薪酬分配、公共服務等方麵,賦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及主管部門一定的人事自主權,將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 具體政策中,《人事十條》給予相關單位更多的招聘自主權。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公開考試招聘工作人員,可自主確定招聘條件、時間和考試考核方式。同時,該政策暢通人才流動渠道,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科研人員到科技型企業兼職並按規定取得報酬或獎勵;支持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企業科研人員到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擔任兼職教授或創業導師,促進產學研人才雙向流動。 在創新編製管理方式方麵,明確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可在核定編製總量內辦理入編手續,不受用編進人計劃限製。對編製不足但單位發展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可按程序申請使用人才專項事業編製。 在擴大職稱評審自主權方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可自主開展職稱評聘,職稱管理部門不再審批評審結果,改為事後備案管理。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由用人單位或評委會自主確定,不作統一要求。 在完善社會保險政策方麵,明確在崗離崗創新創業的科研人員,可選擇在原單位繼續參加養老、醫療、失業保險並繳費或將參保關係轉移至新單位參保並繳費。 在擴大薪酬分配自主權方麵,進一步構建了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製,明確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可在績效工資核定總額內,自主進行內部分配;對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的特殊報酬,職務發明完成人、科研項目完成人、科技成果轉化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獎勵,以及麵向企業和社會承擔科研項目、開展技術服務所獲收益中發給科研人員及其團隊的勞動報酬,由主管部門專項據實核增;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按規定劃歸成果完成人及其團隊部分,以及科技人員從承擔科技計劃項目所獲得的勞務報酬和績效激勵,不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今後,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還將結合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試點,探索人才管理新經驗新模式。”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彭波 雅安日報/北緯網首席記者 張婧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單位可自主確定招聘條件、放管服時間和考試考核方式,人才人允許科研人員雙向流動兼職……日前,管理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进步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活力市委組織部、放管服市委編辦、人才人市教育局、管理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进步激市財政局、活力市衛生計生委7部門聯合印發了《雅安市擴大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人事自主權十條政策》(以下簡稱《人事十條》),放管服向用人主體放權、人才人給人才鬆綁,管理全麵深化我市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进步激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力《人事十條》從公開招聘、人才流動、編製管理、崗位管理、職稱評審、薪酬分配、公共服務等方麵,賦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及主管部門一定的人事自主權,將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
具體政策中,《人事十條》給予相關單位更多的招聘自主權。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公開考試招聘工作人員,可自主確定招聘條件、時間和考試考核方式。同時,該政策暢通人才流動渠道,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科研人員到科技型企業兼職並按規定取得報酬或獎勵;支持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企業科研人員到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擔任兼職教授或創業導師,促進產學研人才雙向流動。
在創新編製管理方式方麵,明確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可在核定編製總量內辦理入編手續,不受用編進人計劃限製。對編製不足但單位發展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可按程序申請使用人才專項事業編製。
在擴大職稱評審自主權方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可自主開展職稱評聘,職稱管理部門不再審批評審結果,改為事後備案管理。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由用人單位或評委會自主確定,不作統一要求。
在完善社會保險政策方麵,明確在崗離崗創新創業的科研人員,可選擇在原單位繼續參加養老、醫療、失業保險並繳費或將參保關係轉移至新單位參保並繳費。
在擴大薪酬分配自主權方麵,進一步構建了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製,明確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可在績效工資核定總額內,自主進行內部分配;對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的特殊報酬,職務發明完成人、科研項目完成人、科技成果轉化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獎勵,以及麵向企業和社會承擔科研項目、開展技術服務所獲收益中發給科研人員及其團隊的勞動報酬,由主管部門專項據實核增;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按規定劃歸成果完成人及其團隊部分,以及科技人員從承擔科技計劃項目所獲得的勞務報酬和績效激勵,不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今後,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還將結合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試點,探索人才管理新經驗新模式。”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彭波 雅安日報/北緯網首席記者 張婧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