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新棉鎮長征路二段156號大院內,爱心住著這樣兩戶人家,善行一戶是待孤孤老張秀榮,一戶是老邻退休教師胡愛芬。他們不是居亲親人勝似親人。 照顧日常生活、爱心給予經濟幫助、善行帶老人看病住院……十年如一日,待孤胡愛芬對待張秀榮老人如同自家老人,老邻讓張秀榮有了家的居亲溫暖。 十餘年 他們成為親人 1997年,爱心張秀榮因丈夫、善行養女離世,待孤養子不見蹤影而成為一位孤老。老邻每月僅有幾十元遺孀補助生活費的居亲她,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從學校退休的胡愛芬得知這一情況後,開始時不時給予張秀榮經濟和生活上的幫助。 1999年,胡愛芬決定,每個月固定給予張秀榮一定的經濟資助,並照顧她的基本生活。“那時候,她每月的生活費不到100元。我每個月給她一點錢,對我來說不算什麽,但是對她來卻非常重要。”胡愛芬說。 兩家十多年的緣分就此開始。 平時,胡愛芬每天都會到張秀榮家看看,和她說說貼心話,拉拉家常。“起初老人身體還可以,到後來,身體越來越不好,患病也多,又沒人照顧。我得看看她有沒有事,才能放心。”除此之外,胡愛芬還經常為老人添置衣物,帶她看病拿藥,幫她做可口的飯菜。 “日子久了,我們倆的感情也深了,老人依賴我,我也把她當成自家老人對待。”每逢過年過節,特別是除夕,胡愛芬一家團圓時,都會把張秀榮老人請到家裏,享受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 真情 眾人為之感動 今年春節期間,張秀榮病倒在床。胡愛芬得知情況後,立即和兒子一起連夜將老人送到醫院。 這一住院,可累壞了胡愛芬。胡愛芬的丈夫身患疾病,孫子上學前班,家裏買菜、做飯、洗衣、打掃,全得靠胡愛芬一個人。而另一邊,張秀榮躺在醫院也需要人照顧。胡愛芬不得不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 “我現在已經64歲了,張秀榮老人也80多歲了。我的身體越來越差,對老人有些照顧不周。”胡愛芬說。 從春節開始,胡愛芬開始為張秀榮以後的生活問題不停奔走,社區居委會、民政局、醫院……每天,60多歲的胡愛芬都在這些單位和部門之間奔走。 最終,在胡愛芬的努力下,張秀榮被送到石棉縣福利院,安享晚年。 “在福利院,有人照顧,老人也多,也有伴,是一個不錯的歸屬。”胡愛芬說,“現在,我經常和福利院通電話,了解老人的情況,得知她過得很好,我也就放心了。” 記者 張敏
石棉縣新棉鎮長征路二段156號大院內,爱心住著這樣兩戶人家,善行一戶是待孤孤老張秀榮,一戶是老邻退休教師胡愛芬。他們不是居亲親人勝似親人。
照顧日常生活、爱心給予經濟幫助、善行帶老人看病住院……十年如一日,待孤胡愛芬對待張秀榮老人如同自家老人,老邻讓張秀榮有了家的居亲溫暖。
十餘年 他們成為親人
1997年,爱心張秀榮因丈夫、善行養女離世,待孤養子不見蹤影而成為一位孤老。老邻每月僅有幾十元遺孀補助生活費的居亲她,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從學校退休的胡愛芬得知這一情況後,開始時不時給予張秀榮經濟和生活上的幫助。
1999年,胡愛芬決定,每個月固定給予張秀榮一定的經濟資助,並照顧她的基本生活。“那時候,她每月的生活費不到100元。我每個月給她一點錢,對我來說不算什麽,但是對她來卻非常重要。”胡愛芬說。
兩家十多年的緣分就此開始。
平時,胡愛芬每天都會到張秀榮家看看,和她說說貼心話,拉拉家常。“起初老人身體還可以,到後來,身體越來越不好,患病也多,又沒人照顧。我得看看她有沒有事,才能放心。”除此之外,胡愛芬還經常為老人添置衣物,帶她看病拿藥,幫她做可口的飯菜。
“日子久了,我們倆的感情也深了,老人依賴我,我也把她當成自家老人對待。”每逢過年過節,特別是除夕,胡愛芬一家團圓時,都會把張秀榮老人請到家裏,享受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
真情 眾人為之感動
今年春節期間,張秀榮病倒在床。胡愛芬得知情況後,立即和兒子一起連夜將老人送到醫院。
這一住院,可累壞了胡愛芬。胡愛芬的丈夫身患疾病,孫子上學前班,家裏買菜、做飯、洗衣、打掃,全得靠胡愛芬一個人。而另一邊,張秀榮躺在醫院也需要人照顧。胡愛芬不得不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
“我現在已經64歲了,張秀榮老人也80多歲了。我的身體越來越差,對老人有些照顧不周。”胡愛芬說。
從春節開始,胡愛芬開始為張秀榮以後的生活問題不停奔走,社區居委會、民政局、醫院……每天,60多歲的胡愛芬都在這些單位和部門之間奔走。
最終,在胡愛芬的努力下,張秀榮被送到石棉縣福利院,安享晚年。
“在福利院,有人照顧,老人也多,也有伴,是一個不錯的歸屬。”胡愛芬說,“現在,我經常和福利院通電話,了解老人的情況,得知她過得很好,我也就放心了。”
記者 張敏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