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回乡创业助乡邻脱贫奔康

时间:2025-04-27 16:15:49来源: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一說起王治德,回乡滎經縣泗坪鄉斷機村的创业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他不僅出資修通了村道,助乡還帶領大家種植天麻、邻脱獼猴桃,贫奔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回乡”

  “老百姓苦就苦在沒技術,创业我既然有這個能力,助乡就算前路有再多困難也要帶著大家一起致富。邻脱”作為一名退役軍人,贫奔王治德將軍人不怕苦、回乡不服輸、创业抗打擊能力強的助乡意誌貫徹到生活當中。也是邻脱靠著這股子韌勁,王治德帶領鄉鄰實現了管家山從高山荒坡到農業園區的贫奔華麗蛻變。

  為了兌現承諾 

  他下海經商後回鄉創業

  和無數想要參軍的青年一樣,年輕時的王治德立誌成為一名軍人。1981年順利穿上軍裝後,王治德便覺得這是一個無比光榮且崇高的事情,必須要全力以赴去對待。在部隊,他積極完成訓練任務,從軍3年間,學到了受益一生的可貴品質。

  1984年退伍後,王治德回到了家鄉,擔任過斷機村村委會主任和泗坪鄉林業員。工作期間,他常常輾轉於各個村組開展實地調查,對農村經濟發展遲緩導致的貧困之痛有直觀、深刻的感受。

  “路不通、沒有技術、沒有資金,想要帶動村民發展卻發現真的很難。”看著深深困擾農村發展的“緊箍咒”,王治德決定外出經商積累發展資本。1997年,他毅然辭去工作,選擇下海經商。

  在王治德13年的打拚歲月裏,他賣過燒烤,做過的哥,最後通過承包工程,事業小有所成。

  一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王治德從未忘記過當初對村民們許下的承諾,事業正風生水起時他再次選擇回到家鄉,兌現自己當初“帶領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的承諾。

  要致富先修路,深諳這一道理的王治德二話不說投入了三百萬元資金,修好了阻礙斷機村兩個村民小組產業發展的道路。

  產業是一個鄉村“造血生肌”最重要的一環。“雖然斷機村耕地麵積少,但是人均林地達16畝,而且這裏生態氣候優越、環境良好,土質極佳。”王治德說,經過深思熟慮,他希望帶領鄉鄰將家鄉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有了計劃之後,王治德流轉了2000畝土地,投入3000萬元資金,在泗坪鄉官家山創辦滎經縣高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高山天麻和獼猴桃。

  為了鄉鄰致富 

  他直麵困難主動尋出路

  為了走高山生態、綠色有機之路,滎經縣高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需求大量勞動力務工。自公司成立以來,官家山不少鄉親都到公司務過工。

  這樣一來解決了鄉親們的工作問題。“在這裏務工的村民能學習到天麻、獼猴桃種植技術,學會之後還可以回家自己種植,最多幾年便可從傳統型農民成長為技術型農民。”王治德說。

  為帶動農戶發展積極性,降低農戶發展風險,王治德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成立了官家山天麻專業合作社,以最低優惠價向農戶出售天麻種,並以市場同等價回收農戶所種天麻,同時,還免費為農戶提供種植、管理技術指導和培訓。

  在王治德的帶動和幫扶之下,斷機村及周邊民勝、民主等村形成了以天麻和獼猴桃為支柱產業的區域經濟,斷機村因此脫貧致富,於2014年被評為省級幸福美麗新村。

  天有不測風雲,王治德的創業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斷機村海拔較高,霜凍便成了威脅獼猴桃種植的一大問題。受低溫凍害影響,王治德的獼猴桃大麵積爆發傳染病,剛掛果的獼猴桃不得不被砍掉,他因此損失慘重。

  麵對常人看來猶如“晴天霹靂”般的打擊,王治德卻比較樂觀。“心情難免低落,但是部隊教會了我堅強,失敗了重新再來就是了。”

  正是靠著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王治德才能將回鄉反哺之路走得越來越好。朝著生態發展這條道路穩步前行的王治德相信,他將建設一個“有機生態農莊”,帶領當地百姓越來越富強。

  記者 吳丹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