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降息央行宣布“降息”10個基點。速双双回手释央行公告稱,落央為維護銀行體係流動性合理充裕,行出信号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降息中標利率1.9%,速双双回手释前期中標利率為2.0%。落央這是行出信号央行自2022年8月以來首次調整7天逆回購利率,實現“降息”。降息
同日,速双双回手释央行發布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落央數據顯示,行出信号5月末,降息廣義貨幣(M2)餘額282.05萬億元,速双双回手释同比增長11.6%,落央增速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7.53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
此外,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少增5418億元;5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46萬億元,同比少增1.5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數據方麵,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6萬億元,比上月多331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1萬億元;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1.42萬億元,同比增長9.5%。
(資料圖片)
央行同一天還下調了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央行更新的常備借貸便利利率表顯示,隔夜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75%,7天期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9%,1個月期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3.25%。
M1、M2增速雙雙回落,5月新增貸款同比下降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總體來看,5月信貸和社融數據同比有一定下降,這裏麵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和結構性原因,但是同時也可以看到整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要不足,所以可以看到央行今天適時開展了“降息”操作。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整體上看,在上年同期高基數及當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較為溫和的雙重影響下,5月金融數據延續了4月的放緩勢頭,符合市場預期。背後體現出一季度集中靠前發力後,二季度以來寬信用進程轉入節奏回調階段,旨在保持全年金融資源投放規模合理增長、節奏平穩,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把握好平衡。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5月M2同比增速延續高位回落,主要受去年高基數效應、當月信貸派生力度有所減弱等因素影響。下階段,在基數逐月抬升、存款利率下調或引導居民儲蓄意願降低下,M2同比增速預計會繼續下行。但考慮到當前居民儲蓄仍在高位,流動性水平相對充裕,也意味著M2增速的下行將是相對緩慢的過程。
浙商證券表示,展望未來,6月信貸投放有望環比好轉,同比持平。6月為傳統信貸大月,考慮投放季節性,投放情況有望好於5月,但考慮到2022年同期,信貸投放基數較高,初步預計2023年6月信貸增量同比持平。展望全年,若後續月份的信貸增量持續同比持平,測算2023年內信貸同比增速或從5月末的11.4%逐步回落至10.9%,較2022年底增速下降0.2pc。
央行“降息”,本月LPR、MLF調降可期
開源證券指出,近期多家國股大行宣布再次下調部分存款利率,在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降低銀行業經營風險的同時,客觀上也有為降息做準備的意圖,這打開了市場對降息的想象空間。近期無論是PMI、CPI等宏觀數據,還是微觀高頻數據已經連續兩個月回落,作為政策組合拳的重要一環,貨幣政策有發力穩增長的必要性。
溫彬指出,近期公布的多項數據顯示,總需求不足仍然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的突出矛盾,在內需恢複情況尚不穩固和外需回落壓力加大下,實體融資需求繼續受到擾動,各項宏觀政策仍需保駕護航。6月13日央行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降息落地,也旨在加強逆周期調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後續,應繼續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強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等宏觀政策協同發力,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內生投資和消費需求,鞏固經濟穩步回升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發布通知提出,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預計後續6月15日MLF利率、6月20日的LPR利率將會同步調降,從而進一步刺激整個實體經濟的需求,包括融資需求。在未來的幾個月,整個金融數據,包括信貸和信用增速,可能會逐步觸底反彈。
東吳證券指出,此次“降息”後,隨著5月經濟數據的公布,穩經濟的政策組合拳有望早於7月政治局會議出台。鑒於當前經濟複蘇的內外需動能均明顯走弱,一攬子穩經濟措施早於年中政治局會議前出台是有必要的,“穩地產+擴基建”有望成為下半年托住經濟的主要抓手。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