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步!300步!加油,雅安有好很快就走完300米咯!”9日下午,首条社区雨城區濱江西路上傳來陣陣喘息聲,健康居民健身循聲望去,步道爺孫兩人正沿著一條健康步道緩緩走來。走进爺爺羅吉安一邊算著步數,去处一邊鼓勵孫子。雅安有好羅大爺告訴記者,首条社区自從有了健康步道,健康居民健身遇到好天氣,步道他便會帶上三歲的走进孫子,走上幾個圈。去处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雅安有好這是首条社区全市首家設在社區內的科學規範健康步道,自去年向市民開放後,健康居民健身一年四季,這裏從來不缺熱鬧。 健康步道行 健身又長知識 “生命無止境,運動無極限”“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9日,記者來到位於青江路社區的健康步道,發現這樣的溫馨提醒在步道旁隨處可見。步道路麵上還有腳印和“步行多少米、用時多長、消耗能量多少”的小提示,時刻提醒居民如何科學鍛煉。這條建在家門口的健康步道從開放之後,一直深受附近居民歡迎。 在健康步道起點處,記者看到豎立著一塊“健康主題公園”的標誌牌和“健康步道示意圖”,從標牌下麵的台階開始,是健康步道的起點,沿著健康步道走下去,健康知識宣傳欄沿途排開。 健康步道長約一公裏,根據小區的地形而建,在小區道路邊進行劃線,類似田徑跑道。步道內還標注了行程數,居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距離,消耗了多少能量。 “現在我每天晚上都要沿著健康步道走七八圈,走完感覺渾身都舒暢了。”家住山水豪庭小區的劉誠年逾七旬,身體硬朗。他告訴記者健康的秘訣:每天都在社區的健康步道上走一走,沿途還有轉腰器、上肢牽引器、騎車機、仰臥起坐台等各種健身器械可供選用。劉誠說:“這些器械設置在河邊公共綠化帶中,在自然環境中鍛煉的同時,還能看到自己的運動量,感受運動的快樂和成果。” “設在社區裏的健康步道不僅受到愛運動的居民的歡迎,而且還吸引了一大批平時不願意動的居民。”青江路社區書記孟為民說,健康步道,依江而建,營造了明快寧靜的氛圍,運動後小歇和漫步都是不錯的選擇。現在,每天早晚都有大批居民沿步道鍛煉身體。 健康雅安居 健康步道將增多 “健康步道是大眾健身設施。”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步道就設在社區內,根據這裏地形而建,既考慮到居民的便利性,又充分發揮步道的鍛煉作用,沿路還有溫馨提醒,營造全民運動的健康氛圍。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但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也明顯增多。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多。為此,我市積極打造“健康雅安工程”,在全市構建“15分鍾健身圈”, 健康步道也建設了不少,但像濱江西路這樣科學規範的“健康步道”還是首條。 “健康主題公園以健康步道為基礎,以健康小貼士、健康提醒宣傳為主題,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健康教育基地,目的就是積極營造健康生活方式的環境和氛圍,提高健康知識的普及率。”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據悉,接下來,類似這樣科學規範的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還將深入社區、鄉村。 記者 石雨川 采訪手記: 讓每個行走在健身步道上的市民都能感受趣味與快樂,這是健身步道的意義,也是健康的真正意義。 作為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濱江西路健康步道縱貫青江路社區,並通過科學的設計為鍛煉者提供足夠的信息和引導,透露著智慧和人性化色彩,值得借鑒。 而對於生活在快節奏生活和工作模式下的廣大市民,出門坐車,回家乘電梯,單位伏案,回家窩居,基本成了生活常態。等到身體開始“亮紅燈”時,才大呼要上健身房。其實,大家不妨關注一下身邊的健康運動設施,“管住嘴,邁開腿”,健康步道上走一走,身體狀況自然有所改善。
“200步!300步!加油,雅安有好很快就走完300米咯!”9日下午,首条社区雨城區濱江西路上傳來陣陣喘息聲,健康居民健身循聲望去,步道爺孫兩人正沿著一條健康步道緩緩走來。走进爺爺羅吉安一邊算著步數,去处一邊鼓勵孫子。雅安有好羅大爺告訴記者,首条社区自從有了健康步道,健康居民健身遇到好天氣,步道他便會帶上三歲的走进孫子,走上幾個圈。去处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雅安有好這是首条社区全市首家設在社區內的科學規範健康步道,自去年向市民開放後,健康居民健身一年四季,這裏從來不缺熱鬧。
健康步道行 健身又長知識
“生命無止境,運動無極限”“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9日,記者來到位於青江路社區的健康步道,發現這樣的溫馨提醒在步道旁隨處可見。步道路麵上還有腳印和“步行多少米、用時多長、消耗能量多少”的小提示,時刻提醒居民如何科學鍛煉。這條建在家門口的健康步道從開放之後,一直深受附近居民歡迎。
在健康步道起點處,記者看到豎立著一塊“健康主題公園”的標誌牌和“健康步道示意圖”,從標牌下麵的台階開始,是健康步道的起點,沿著健康步道走下去,健康知識宣傳欄沿途排開。
健康步道長約一公裏,根據小區的地形而建,在小區道路邊進行劃線,類似田徑跑道。步道內還標注了行程數,居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距離,消耗了多少能量。
“現在我每天晚上都要沿著健康步道走七八圈,走完感覺渾身都舒暢了。”家住山水豪庭小區的劉誠年逾七旬,身體硬朗。他告訴記者健康的秘訣:每天都在社區的健康步道上走一走,沿途還有轉腰器、上肢牽引器、騎車機、仰臥起坐台等各種健身器械可供選用。劉誠說:“這些器械設置在河邊公共綠化帶中,在自然環境中鍛煉的同時,還能看到自己的運動量,感受運動的快樂和成果。”
“設在社區裏的健康步道不僅受到愛運動的居民的歡迎,而且還吸引了一大批平時不願意動的居民。”青江路社區書記孟為民說,健康步道,依江而建,營造了明快寧靜的氛圍,運動後小歇和漫步都是不錯的選擇。現在,每天早晚都有大批居民沿步道鍛煉身體。
健康雅安居 健康步道將增多
“健康步道是大眾健身設施。”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步道就設在社區內,根據這裏地形而建,既考慮到居民的便利性,又充分發揮步道的鍛煉作用,沿路還有溫馨提醒,營造全民運動的健康氛圍。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但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也明顯增多。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多。為此,我市積極打造“健康雅安工程”,在全市構建“15分鍾健身圈”, 健康步道也建設了不少,但像濱江西路這樣科學規範的“健康步道”還是首條。
“健康主題公園以健康步道為基礎,以健康小貼士、健康提醒宣傳為主題,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健康教育基地,目的就是積極營造健康生活方式的環境和氛圍,提高健康知識的普及率。”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據悉,接下來,類似這樣科學規範的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還將深入社區、鄉村。 記者 石雨川
采訪手記:
讓每個行走在健身步道上的市民都能感受趣味與快樂,這是健身步道的意義,也是健康的真正意義。
作為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濱江西路健康步道縱貫青江路社區,並通過科學的設計為鍛煉者提供足夠的信息和引導,透露著智慧和人性化色彩,值得借鑒。
而對於生活在快節奏生活和工作模式下的廣大市民,出門坐車,回家乘電梯,單位伏案,回家窩居,基本成了生活常態。等到身體開始“亮紅燈”時,才大呼要上健身房。其實,大家不妨關注一下身邊的健康運動設施,“管住嘴,邁開腿”,健康步道上走一走,身體狀況自然有所改善。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